
我 们 在 售 的 光 伏 产 品
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最新消息
近日,从国际公认的标准开发、检测、认证方面的知名权威机构CSA集团传来喜讯,隆基Hi-MO 5系列产品顺利完成质量价值评估QVA(Quality Value Assessment)序列测试,同时满足CSA/ANSI C450标准,获得CSA(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颁发的CSA/ANSI C450测试认可证书。 作为当前全球光伏市场的明星产品,为了更好的验证产品的极致可靠性和卓越的发电性能,隆基此次特别定制了质量价值评估QVA(Quality Value Assessment)测试序列,除了材料耐受性试验,高温高湿综合试验、高温循环试验、动静载荷试验、抗PID试验等多个严酷试验序列外,还在CSA/ANSI C450的基础上增加了LeTID,LID,Panfile,IAM及组件背板耐久性等多项加强测试序列。所有测试结果表明,隆基Hi-MO 5系列产品,不仅在可靠性方面无懈可击,同时在发电性能方面也表现优异。 据了解,CSA集团在2017年出版的CSA/ANSI C450标准,是第一份由SDO出版的关于光伏组件耐久性的加严测试标准,该标准被美国采纳作为美国国家标准(ANSI 标准)。本次隆基产品通过质量价值评估QVA序列测试的同时获得CSA集团的CSA/ANSI C450认证,再次验证了隆基Hi-MO 系列产品稳如磐石的可靠品质。多年来,隆基始终坚持“以客户价值为中心”,以产品质量可靠性为内核,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和可靠性。为此,隆基于2021年发布了光伏行业首个产品生命周期标准,并将“隆基产品生命周期标准”贯穿于产品生产应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终端价值的可靠落地。 未来,隆基将一如既往的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持续以更加高效可靠的光伏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大价值,加速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于CSA集团 CSA集团成立于1919年, 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开发、检测、认证方面的知名权威机构。作为世界最大的标准制定机构(SDO)之一,CSA集团是美国及加拿大诸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多年来,由CSA集团参与制定的诸多标准已被采用于加拿大和美国的国家标准,为全球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努力与贡献。
坡屋面安装 1)坡屋面安装比例影响因素 坡屋面主要应用于低层住宅建筑,朝向以南北向为主,坡度在20°至35°之间。由于屋面北坡安装光伏系统效率过于低下,不建议安装。 2)安装面积比例 对于双坡屋面而言,仅南坡适合安装,约为屋面面积的50%;对于四坡屋面而言,优先考虑南坡,其次东、西坡也可以安装,安装面积约为屋面面积的70%。由于坡屋面与地面水平夹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坡度30°时,屋面面积约为水平投影面积的1.15倍,由于通常情况下屋面并不规整,高低错落,在进行屋面安装面积估算时,可按水平投影面积的60% 计算。 3)安装面积估算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进行估算时,可直接用建筑密度指标进行估算,即:可安装面积=建筑基底面积×60%= 用地面积×建筑密度×60%。 双屋面安装位置四坡屋面安装位置 平屋面安装 1)平屋面安装比例影响因素 光伏系统与平屋面同时应用的工况主要存在于大型的商业、文化、医院等类型建筑中。在这些类型的建筑中安装光伏系统时,受到的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建筑设备 对光伏系统安装规模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设备系统自身占用面积、周围的安全距离、设备系统阴影遮挡三个方面,影响范围约为设备区域边界周边 2m 范围。 ② 屋顶楼梯间及电梯机房 这些突出屋面的构筑物一般在4m以上,其阴影对建筑光伏系统的安装面积会造成损失,影响范围一般在4m左右。 ③ 女儿墙 考虑到安装建筑光伏系统的检修需要,一般设置为上人屋面,女儿墙按1.5m考虑,其阴影范围为:南向女儿墙3m,东西向女儿墙2m。 ④ 光伏系统检修通道 平屋面安装光伏系统时,一般按光伏阵列进行布置,每行之间一般会留出检修通道,宽度在1.2m左右。 屋面光伏系统安装影响因素及安装范围示意 2)安装面积比例 综合考虑以上设备、楼梯间及电梯机房、女儿墙、光伏系统检修通道等因素的影响,平屋面安装光伏系统时,可安装面积按屋面面积的70%考虑。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进行估算时,可直接用建筑密度指标进行估算,即:可安装面积=建筑基底面积×70%=用地面积×建筑密度×70%。
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逆变器主要分为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还有新潮的集散式逆变器。 一、集中式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转变为交流电后进行升压、并网。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大。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0kW以上的集中式逆变器。 (一)集中式逆变器的优点如下: 1.功率大,数量少,便于管理;元器件少,稳定性好,便于维护; 2.谐波含量少,电能质量高;保护功能齐全,安全性高; 3.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二)集中式逆变器存在如下问题: 1.集中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较窄,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组件配置不灵活; 2.集中式逆变器占地面积大,需要专用的机房,安装不灵活; 3.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量大。 二、组串式逆变器 组串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汇总后升压、并网。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小。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kW以下的组串式逆变器。 (一)组串式逆变器优点: 1.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 2.MPPT电压范围宽,组件配置更加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长; 3.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无需专用机房,安装灵活; 4.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 (二)组串式逆变器存在问题: 1.功率器件电气间隙小,不适合高海拔地区;元器件较多,集成在一起,稳定性稍差; 2.户外型安装,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 3.逆变器数量多,总故障率会升高,系统监控难度大; 4.不带隔离变压器设计,电气安全性稍差,不适合薄膜组件负极接地系统。 三、集散式逆变器 集散式逆变器是近两年来新提出的一种逆变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集中逆变”和“分散MPPT跟踪”。集散式逆变器是聚集了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两种逆变器优点的产物,达到了“集中式逆变器的低成本,组串式逆变器的高发电量”。 (一)集散式逆变器优点: 1.与集中式对比,“分散MPPT跟踪”减小了失配的几率,提升了发电量; 2.与集中式及组串式对比,集散式逆变器具有升压功能,降低了线损; 3.与组串式对比,“集中逆变”在建设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二)集散式逆变器问题; 1.工程经验少。较前两类而言,尚属新形式,在工程项目方面的应用相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钟财富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应用生态创新发展论坛”上做了《新形势下光伏发电政策趋势分析》的发言,重点介绍了未来光伏政策发展的六大趋势: 1、更加强调绿色消费 以“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制”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既有强制消费绿电政策,又有市场化的鼓励政策,多方位促进绿色电力的消纳。 2、新能源更好的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 风光+灵活性电源(新型储能、光热、制氢)等在今年得到长足发展,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包括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3、保障用地用海需求并与环境协调发展 包括用地、用海的规则、税费,都要予以明确;推广生态修复类项目。 4、集中式和分布式齐头并进 一手抓沙戈荒大基地,一手更加注重分布式项目开发。 5、规范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安全、提高国际化水平。 6、从财政补贴转向绿色金融发展 补贴退坡,但更多的市场化资金参与,包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REITs、绿色债券等。